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导学案 新人教版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气:628次| 12-21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7课 背影》
【学习目标】:
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
4、培养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积极与父母 交流与沟通。

【学习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 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学习方法】 ○1读书法 ○2自主学习法 ○3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知识博览

一.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情景,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
“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 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看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然后写父亲老年性格的变化。
如果深究一下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是家境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 在父亲身上的反映,这里所要说明的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里所写的对父亲的理解,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行文至 此,作者用“但”字一转,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再写接读父亲的来信。父亲来信中的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触发点。“我身体平安”是怕儿子不放心的安慰的话,“大去之期不远”才是真实的情况。按照常理,“膀子疼痛”与“大去”之间相去甚远,但父亲由膀子疼痛就想到了死,这是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我”由父亲的这句话,想起了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了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不由得百感交集,写下了这篇《背影》。
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写了作者的感受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这对学习课文前面的内容是有帮助的。

●自主学习

1、正音释词。
交卸:
奔丧:
踌躇:
迂腐: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差【 】使 狼籍【 】 簌簌【 】【 】 赋【 】闲
游逛【 】 栅【 】栏 举 【 】

●合作探究
一、划分段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请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划出三个部分后,归纳大意,最好用同样的语式(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

 

  

  

 二、 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1、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

2、本文不同于一般作品从正面着笔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选取了对儿子来说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背影”为表现角度,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


3、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画出文中四次写背影的文字,这表现了父子间什么样的感情?


4、找出文中四次描写“我”的眼泪的语句,体会眼泪与父亲背影的联系。

5、本文是通过“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爱子之情的,文章的2、3语段与此有什么关系呢?

三、重点语段品读。
本文4、5、6段,特别是第6段的描写,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表现了作者“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应认真阅读、体会。
(一)研读第四、五段
1. 课文4、5语段中所写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


2. 第四段是怎么写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爱护的?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必自己送行?父亲“踌躇”了又“踌躇”说明了什么?

3.“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而且还要叹气说“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二)研读第六段。

1.买橘送行,具体写父亲的背影,很感人。这一段是分几层来写的?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3. 作者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和心情吗?

4.第三层写买橘回来,父亲放好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细节描写,反映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活动?


5. 最后一层写依依惜别。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6. 最后一句写第二次看见背影和第二次流泪,说说这时候“我”的心情。


  

(三)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总结中心意思。
前面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情节线索和重点语 句,处处都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是有体会的。现在的训练主要是语言的概括,要求简洁、准确。

 


●挑战自我
一. 语言运用
1. 根据词义填写原词,并加注拼音。


www.ff70.com (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原词是( ),拼音( ) 。
(2)纷纷落下的样子。原词是( ),拼音 ( ) 。
(3)细小而繁多的事。原词是( ) ,拼音( )。
(4)乱七八糟的样子。原词是( ) ,拼音( ) 。

2. 填写下列词中缺少的字,并解释这个字在词中的意思。
(1)变卖典 ( ): 。
(2)不能自 ( ): 。
(3)触目伤 ( ): 。
(4)情 ( )于中: 。

3. 判断正误。
(1)《背影》写于1925年,是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散文。( )
(2)《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
(3)《背影》写的是作者 亲身经历的事。由于当时作者的家境不好,所以文章表现出的思想是低沉的、消极的。( )
(4)《背影》一文以“背影”为题,并以它为线索贯穿全篇,父亲心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 )

二. 文段阅读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了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 无绝人之路!”

1. 为什么说“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2. 我为什么“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怎样的感情?


3. 当时父亲的处境如何?


4. 父亲讲的那句话表现了什 么?


(二) ①我说道:“爸爸,你走吧。”②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③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 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④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路,须跳下去又爬上去。⑤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⑤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只好让他去。⑦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 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⑧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⑨他用双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⑩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11)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12)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13)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14)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1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16)过一会说:“A___”我望着他走出去。(17)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B__”(18)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 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回答问题。
父亲的体形特征是___;穿戴的服饰是____;走路时的身形特点是____;表现父亲爬月台的动作有___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说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 __

3. “进去吧,里边没人。”一句应该放在文中的___处;请说它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

4. 对第(15)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车站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说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只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的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试题答案】

一.
1.(1)蹒跚 pánshān (2)簌簌 sù sù
(3)琐屑 suǒ xiè (4)狼藉 lánɡ jí
2.(1)质 抵押 (2)已 停止(控制) (3)怀 心 (4)郁 聚积
3.(1)√ (2)√ (3)× (4)√
二. 文段阅读
(一)1.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2. 看到因为父亲失业而满院狼藉、家境衰败,又想到祖母的去世,所以流下眼泪。这是悲哀的感情。
3. 家庭和工作都发生不幸的事,处境困难。
4. 安慰儿子,怕儿子太伤感,表现了父亲爱子之情。
(二)1. 肥胖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 蹒跚、缩、倾、攀
2. A希望尽早得到儿子的平安家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
3. B里面没人看护行李,怕儿子的行李丢失,怕给儿子的旅途造成不便,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4. D
3、“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在第一节,第二、三次在第六节,第四次在第七节。一写“背影”,回念旧事,直抒胸臆,落笔点题;二写“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深,笔触主题;三写“背影”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加深印象;四写“背影”追忆往事,寄托思念,首尾呼应。最为详细的描写是父亲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着重描绘了他过铁道的情景,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亲见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关怀和体贴的情状;
4、一般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却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以至于“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蹒跚艰难,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内疚、忏悔。
 



如果觉得《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导学案 新人教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年级语文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背影》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