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育管理校本教研—校本管理理论述评

—校本管理理论述评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校本教研|人气:600次| 12-21
—校本管理理论述评
校本管理理论述评 

    摘 要:校本管理是一场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管理改革运动,其意义和影响十分深远。文章对校本管理的内涵、产生背景及其运作模式进行了阐述,并尝试着对其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校本管理;权力下放;决策参与;运作模式 

    校本管理是一场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管理改革运动,它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xx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的改革。到19xx年为止,美国至少有44个州开展了某种形式的校本管理,其中,肯塔基州和德克萨斯州全部实行了校本管理。此外,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校本管理。研究校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校本管理的内涵 

     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简称SBM),又称学校现场管理(school-site management)、现场管理(site-based management)等,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界定。马兰(Malen)等人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权力下放的形式,学校是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基本单位,通过决策权的重新分配,能够激发并保持学校的进步。”拜雷(Bailey)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决策参与过程,参与决策的人员要对决策负责。”赫尔曼(Herman)认为校本管理是“一种结构和过程,它允许学校在指导、预算、政策和规则的制定、人事等方面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同时,学校的各种利益相关者要参与学校的决策制定。”综合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校本管理这一概念具有两层含义:1)学校决策权从上级部门下放到学校,学校作为自主决策、自主发展的办学主体,在课程设置、人事安排、财政预算、资源分配等各个方面拥有自主权;2)与学校联系紧密的各种相关利益者,如校长、教职员工、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都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 

    二、校本管理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文化背景 

    1.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模式的变化 

    当前的世界是一个变化频繁的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庞大的组织、管理、控制严密的官僚制组织(不论是私营部门还是公共部门)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了。传统的官僚制正在被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模式所取代。作为公共部门的教育管理部门也是如此。市场化趋势深刻地影响着公共部门的行为方式,促使其职能发生变化,即由传统的行政控制转向宏观指导、政策建议、信息服务,而先前的各种管理决策权力则下放到基层。 

    2.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它一直都在从西方企业理论与实践中汲取养分。如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以后,美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家卡伯雷(E.P.Cubberley)、斯特雷耶(G.D.Strayer)、里德(W.G.Reader)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着重探讨了如何高效率地处理教育管理事务的方法。博比特(F.Bobbit)则忠实地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运用于学校管理实践;在人际关系学说兴起之后,教育管理中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视导、民主教学等的研究便开始流行开来;在管理科学产生之后,在教育管理的研究中产生过一种新科学管理派,他们试图以较新的、更复杂的方法来运用管理科学的思想、方法与技术……今天,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纷繁芜杂,但总的趋势是强调分权、决策参与、灵活性、信息的沟通与共享、不断创新等。校本管理的原理及模式正是这种分权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在学校教育管理领域中的体现和应用。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xx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它涉及艺术、文学、语言、政治、哲学等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以西方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为手段,对西方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等进行解构、批判和否定,以实现对现代性的超越,建立新的世界观,适应西方现代社会的需要。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否定”,即反对绝对的基础、惟一的中心和单一的视角,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主张平等^对`话与开放。这些观念对企业管理、学校教育管理中的管理方式、决策方式起到了一种思维预设的作用,有利于推动管理实践中的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决策参与。 

    4.教育民主化的倡导 

    社会民主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教育民主既是社会民主的体现,又是促进社会民主的有效手段。为了实现教育民主,需要对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决策制定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与构建。如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决策的民主参与等等。对教育民主的倡导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校本管理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可能不受到教育民主化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管理的现状 

    从根本上说,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决定了国家要对教育行使管理权。不论是在实行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制度的法国,还是在实行州和地方管理为主的教育制度的美国,或是在实行上述两种制度相结合的日本,学校教育的管理权实际上都掌握在代表国家利益的地方教育管理当局手中,因此学校的管理方式几乎都是以外部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给学校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消极影响:1)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官僚化程度高,学校管理机构庞大而僵化,面对内、外部变化的环境、条件缺乏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2)出于管理上的便利性,地方教育管理当局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往往会采用统一的管理模式,而忽视了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特点。这样必然导致各个学校“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3)学校是一种松散的二元结构系统,这种系统适合实行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任何外在的指挥、控制与监督对系统目标的达成毫无助益。然而学校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外控的、官僚制的管理模式,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学校的相关利益者对学校的管理及决策没有发言权,他们只是机械地执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指示、命令,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感,使得学校的组织、管理效率低下。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这种外控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学校管理需要有新的理论作指导。校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对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 

    三、校本管理的运作模式 

    19xx年,墨菲(Murphy)和贝克(Beck)认为校本管理通常有三种运作模式,即行政控制模式(Administrative Control SBM)、专业控制模式(Professional Control SBM)、社区控制模式(Community Control SBM)。坎尼斯·雷斯伍德(Kenneth Leithwood)和泰瑞萨·曼兹斯(Teresa Menzies)认为,虽然不很明显,但还是可以看出,在上述三种模式之外还存在着第四种校本管理模式,即学校专业人员、家长、社区成员的权力均衡控制模式。同时,他们对每种模式的目的、基本假设、决策的重心、地方委员会所扮演的角色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行政控制校本管理模式(校长决策) 

    这种校本管理模式的目标是增加中心学区或者委员会办公室的责任,使之对资源的有效使用负责。这种资源使用的效率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为了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地方学校管理者应该被赋予诸如财政、人事、课程等关键领域的决策权。这种校本管理的支持者认为,在使资源发挥其最好用途的动机的刺激下,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以直接为学生所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校长可以非正式地向教师、家长、学生或者社区代表咨询。学校委员会的建立可以为校长提供建议。 

    (二)专业控制校本管理模式(教师决策) 

    教师控制的校本管理模式的目标是,在诸如财政、课程和人事等关键的决策领域,更好地利用教师的知识。这种校本管理模式的基础是认为与学生关系最近的专业人员拥有作出这些决策的知识,并且对于决策制定过程的充分参与可以提高他们对执行所作出决策的承诺。民主参与,允许教职员工拥有更大的决策权也被认为可以导致更高的效率和效益(Clune & White,1988;David,1989;Mojkowski & Fleming,1988)。在这种校本管理模式中,学校委员会拥有决策制定权。尽管家长、学生、管理部门代表通常会参与学校委员会,但教师所占的人数比例是最大的。 

    (三)社区控制校本管理模式(家长—社区成员决策) 

    建立社区控制校本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家长和社区的责任,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支持这一模式的基本假设是,学校的课程应该直接反映家长和社区的价值和偏好(Ornstein,1983;Wohlstetter,1990)。据称,学校的专业人员没有像他们应该的那样对这些价值和偏好作出反应。然而,当关于课程、财政和人事的决策权掌握在家长或社区的手中时,他们的敏感性将会大大地提高。家长或社区人员占多数的学校委员会是运用这些权力的基本机构。 

    (四)均衡控制校本管理模式(家长和教师均衡决策) 

    这种校本管理模式试图达到社区控制和专业控制两种模式所欲达到的目的。即在学校的关键决策中更好地利用教师的知识,同时又使家长和社区承担更多的责任。与纯粹的社区控制校本管理模式不同,均衡控制模式假定,在家长参与教育他们的孩子的情况下,专业人员是很乐意对家长和社区的价值和偏好作出响应的。家长和教师两者都被认为拥有关于课程、财政、人事方面决策的重要知识。学校委员会拥有决策制定权,其人员构成在学校人员与家长或社区成员之间保持平衡。 

    以上四种模式均是纯粹的、理想的模式。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由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管理制度及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可能一种模式会有几种变式,或者是几种模式综合在一起使用。 

    四、评价 

    由于校本管理存在着诸多的运作模式,加上实行校本管理需要在很多相关方面进行变革,如教师培训、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等等。因此,要想单独地对校本管理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性的分析与评价是十分困难的。目前,西方有很多学者对校本管理及其实施效果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但几乎没有研究能够为校本管理与可观测到的效果之间的联系提供充分的证据,也很少有研究能够提供证据说明校本管理的独立影响。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校本管理的真正目的不是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而是出于财政节约的考虑,这是许多政策制定者热衷于介绍校本管理的原因。但是,他们认为需要把校本管理的合理性建立在教育的背景之下(Leonard,1996)。 

    尽管校本管理的实施效果难以用数字加以分析与说明,但我们不能由此而否定其对于学校管理改革的积极意义。从校本管理的实践来看,在其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大提高 

    校本管理强调权力下放与决策参与,这促进了学校管理方式从外控向内控的转变。有关学校发展的决策权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放到学校,使各级各类学校能够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特点和需要的行之有效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方针政策等;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成员等与学生、学校关系最为密切,对于其特点、需要的认识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他们参与决策能够集思广益,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质量与水平。 

    2.增强学校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体制下,学校和学区系统是封闭的,很少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学校的各种管理决策不会对学生家长、社区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偏好作出响应。学校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校本管理通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学校委员会提高了学校的开放性,同时管理权力的下放使学校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学校反应的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学校管理中所遇到的各种新情况与新问题。 

    3.提高学校教育及管理的有效性 

    学校教育及管理的有效性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以及学校各种相关利益者满意度的增加等方面。通过权力下放,使学校拥有课程、人事和财政等方面的决策权,可以激发学校内部改革与发展的动力,推动学校的全面进步;通过决策参与,可以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提高其对学校的真诚度、凝聚力和满意感,促使其努力工作,进而提高学校教育及管理的有效性。 

    然而,正如其他许多教育改革运动一样,校本管理并非“尽善尽美”,我们对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校本管理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惟一手段 

    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校本管理只是一种学校管理改革实践,我们不能期望它解决所有问题。除了校本管理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可供选择的好方法,我们不能因为校本管理的出现而停止了对其他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2.实行校本管理需要防止校长专权 

    在决定校本管理的形式及其效果方面,校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发现,不论实行何种形式的校本管理,实际上都变成了某种形式的行政控制模式。因此,校本管理实质上增加了校长的权力。如果这种权力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加以约束的话,很有可能导致校长专权,从而使整个改革的努力都付之东流。这是在实行校本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竭力避免的。 

    3.实施校本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支持性措施 

    校本管理的实施只是为提高学校的有效性提供了条件,能否达成预期目标还取决于是否采取了一系列的支持性措施。如校长、教师、家长、社区必须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学校、学校人员必须被赋予机会去改变他们当前的实践;学校人员必须具有变革的意向,愿意承担责任,付出努力;要注意学校人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等。 

如果觉得《—校本管理理论述评》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育管理 - 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计划,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校本管理理论述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总结,校本教研计划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