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发奋学习网学习频道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屈原列传》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发奋学习网| http://www.ff70.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人气:544次| 12-21
《屈原列传》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虚词,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识
    3.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设想:
    1.利用预习提示,引导学生整理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教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重要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
    作者景仰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赞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背景材料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因其“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应对诸侯,后又任三闾大夫,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宠姬郑袖和大臣靳尚等旧贵族集团的人物,包围了怀王,后怀王又受到秦国使臣张仪的欺骗,与齐绝交,使楚陷于孤立,两次派兵攻秦,结果损兵折将,失去汉中六百里国土。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
    三、整体初读,明确课文的内容和段落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这篇课文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黜、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辨体,学法设计
    这篇史传的显着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五、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 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语句。
    ③ 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 给课文分段,总结出各部分内容。
    六、讨论课文结构。
    七、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惨怛( ) 商于( ) 温蠖( )   濯淖( ) 啜其醨( )( ) 帝喾( )  皭然( ) 汶汶( ) 汨罗( )  屈匄( ) 随属( ) 唐眛( )
    2.完成相关的课后练习
    3.熟读课文,背诵重要语段。



如果觉得《《屈原列传》教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屈原列传
相关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文章
Copyright © 学习资源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页提供《屈原列传》教案,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案例,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