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意图:
《 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实验不像物质加热或燃烧一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知道加热过程中一般会产生哪些现象,这个实验涉及到小苏打和白醋。
本课需要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并且要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由于混合现象比较剧烈,有比较明显的泡末产生,学生往往把注意点只放在泡末上,而容易忽视其他的现象。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留下一些样本,混合后迅速地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只是在实验过程中,一般的玻璃片盖不住烧杯,而使空气混合进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
本节课突出新科学课程关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思想、情感教育思想和学习的个体化;也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以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学生的习得性知识。
二、教材分析: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及这些化学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各样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产生了新物质。这个实验涉及到小苏打和白醋。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2、通过模拟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
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观察和阐述小苏打和醋发生的变化。
五、教学难点:分析小苏打和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六、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实验探究特色,以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在感知性的基础上获得认识。
七、学法指导:
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手段,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现象分析等各方面能力。
八、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蜡烛、火柴等。
九、教学时间: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学习
1、复习上节课内容:黄豆和沙子混合引出这节课做两种新物质的混合。
2、教师给大家玩个魔术。
学生观察
1、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魔术中用到的白醋又成为学生探究的材料之一;魔术也蕴含了“两种物质混合后又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一概念。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老师为大家准备一包白色的粉末,问同学们它是什么呢?
2、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两种材料,请同学们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请各小组从桌下取出材料,开始做实验。
1、请各小组仔细观察这两种物质并做好实验记录。
2、各小组汇报观察记录。
1、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中,有的贴有标签,有的没有贴标签,这其实也暗藏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看标签和说明。
2、学生通过对标签的阅读以及和其他小组的沟通,共同认识这两种材料。
三、猜测两种材料混合后的现象
1、把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你为什么这样想混合在一起可能醋也变白了?
1、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1)第一种是先把小苏^***进烧杯里,后倒白醋;(2)第二种是先倒白醋后倒小苏打;
(3)第三种是把小苏打和白醋同时倒入烧杯中。
1、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
2、猜想到底正确与否,将激发学生对猜想进行探究。
四、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白醋、小苏打、烧杯、勺子(教师依次出示实物),用这些材料你打算怎样混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
3、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
1、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
2、请各小组进行讨论,把选定的方案记录在《科学记录表》上。
1、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方法,看似简单,而实质上却体现了学生搞科学的精髓。
2、材料放的顺序,多少,不同的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现象出现!这就是搞科学!
五、学生实;验操作
1、教师要求同学们按照自己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2、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发现的多!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现象。
1、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汇报,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验证它们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1、火柴的燃烧实验
(1)、观察一只空瓶和实验后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它们有没有不一样的?
(2)、(教师示范)观察点燃的火柴在空气中的现象,再观察把点燃的火柴放在实验后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的现象,点燃的火柴有什么变化?
2、蜡烛火焰的观察
(1)、教师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点燃的蜡烛在空气中会烯烧,把这种气体像倒水一样倒在蜡烛火焰上。
(2)、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3)、刚才这两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气体有什么性质?(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光凭这二个性质我样能推断这是什么气体吗?
1、小组实验并注意观察。
2、小组汇报。
3、小结得出结论: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我们把样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称它为化学变化。
1、想象归想象,事实是事实,让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气泡里是什么气体?是氧气?二氧化碳?还是空气?
2、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火柴。是否支持燃烧,成为判定气泡里的气体是否是空气的简单判别方法。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可作致冷剂,懂得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支持燃烧,是用来灭火的原理,
4、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操作风格。训练了学生实验观察和思维能力。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板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
( 混合) (气体) (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NaHCO3+CH3COOH=CH3COONa+H2O+CO2↑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观察苏打和白醋的特点,并做好有效记录。同时,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现象,注意混合需要有一定的比例。物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学生通过眼睛看(现象),摸(杯壁感受温度),试(杯中空气)等方式综合体验物质反应后所产生的现象。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在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在实战场上还是出现了很多“意外”:
(1)醋和小苏打的比例不协调,使验证结果失败。第二次又调整了比例使验证成功。
(2)上课前没有给学生讲清应注意的事项,学生点燃小木棍后,没有及时熄灭火,把桌子烧坏。所以我觉得在做化学实验前,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讲清要求,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十一、教学评价: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学生初步明白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的第二个化学实验,这个实验涉及到小苏打和白醋。如何上好这节课,在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1、优点:
(1)、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具体、使学生懂得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3)、教学方法: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学生动手做实验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泼。
(4)、教学效果: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课外进行探究。可是,在实战场上还是出现了很多“意外”众所周知,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之间总是会有一些差距,但从这些差距中总结经验就会取得一次次的进步!
2、缺点:
(1)、在教学中应提高的效率和质量。
在教学中,由于第一次上这节课没有经验,造成了两次失误,经过补救,最终完
成教学目的。所以我觉得在做化学实验前,教师都需要亲自实验,讲清要求,才能有效避免一些麻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在教学中应加强趣味性。
在教学设计中由于考虑时间不够,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反应后烧杯中剩下物质的探究。其实,这一部分可以在课堂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然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1)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束新课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懂得了“两种物质混合后又产生了新的物质”的道理。
(3)、在教学中注意实验的细节。
A、进行小苏打和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比较。
小苏打和醋的反应速度是很快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很大,在反应过程中不知道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实验,在活动中,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越多,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就越多,为学生理解化学变化打下基础。
B、尝试用混合小苏打和陈醋。
小苏打和醋的混合实验是为了让你观察到混合物的变化,课本上使用的是白醋,虽然混合后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是混合物的颜色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如果把白醋换成陈醋,我们观察到的变化将更加明显,效果会更好。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过程流程图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height="695" width="552" src="http://www.ff70.com/article/UploadPic/2011-10/20111018151322871.png" border="0" />